北京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,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四合院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,也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。四合院的特点之一就是会有各式照壁、影壁。置于门外者称为照壁、门内者称为影壁,都是风水墙,具有避邪的作用。
谈及北京四合院,人们往往会想到元代建都北京及相应的街坊胡同形成的历史。四合院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,也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,中外闻名。
北京四合院,实际就是一种合院建筑。所谓四合院,「四」指东、西、南、北四面,「合」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「口」字形的结构。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 屋,四合房屋,中心为院,这就是合院。经过数百年的营建,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、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城特有的京味风格。
北京的四合院因形状方方正正,老北京人也称它为四合房。院落方位多为坐北朝南,北房、南座、东厢、西厢,格局非常规整,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「天圆地方」理 念。自元朝以来,无论是王公大臣、富商巨贾,还是文人学士、普通百姓,都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留下经典故事。北京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,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。
中国古人很重视风水,认为居住环境对人的各方面运势都会有影响,所以古代建筑大多是依照风水理念建造。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信奉「天人合一」,作为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人,其生老病死、衣食住行始终都受着宇宙中各种变化的影响。古人云:「知天道,行人道。」
北京四合院的结构也同样运用了风水学,即「五行」和「八卦」,体现出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中尊卑、长幼、内外的礼法以及家庭和睦的伦理。
即使在现代社会,如果懂得一些传统文化的内涵,仍然可以快速确定和调整环境、居所,从而获得良好的健康状态和工作效率,提高生活品质。
坐北朝南格局规整
尊卑有序家庭和睦
走进四合院,一抬头,戗檐上镶着「平安如意」的砖雕,门砧上刻着「吉祥」二字,抱鼓石上的小狮子栩栩如生,迎面的影壁中心斗大的「福」字,祥和气氛浓厚。这些装饰物大都具有吉利、祥瑞、祈福的含意。
四合院的大体布局是:第一进为门屋;第二进是厅堂;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,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,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,两侧有厢房,各房有走廊,隔扇门相连接。
宅院内东西南北建房谓之「宅俱全」,旧时民间流传着「有东没西,不存老妻;有西没东,不存老公;唯有北房,有君无臣」的说法,院落布局与家人对应。
北京人「有钱不住东南房,冬不暖来夏不凉」的民谚,体现在四合院中,是以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最好;其次为坐西朝东的西房;东房和南房的朝向较差,不是理想的居住方位。
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,总的特点是以院落(或天井)为核心,按照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。房屋的分配也很讲究,有主有次、尊卑有序、等级分明。居于上风上水的正房正厅为尊者长辈首选,不光屋顶比厢房高,台阶也要多出一两级;厢房以兄东弟西安排。
四合院中还有垂花门,只在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。常听到老话说大户人家的小姐「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」,即指此门。家中的男僕一般也不得进入此门。
按照风水理论,院落中的具体布局有讲究,处于吉位的正房为主家起居之用,凶位则安排作仓库或茅厕。现代建筑中少有院落,按照古人的风水,选择户型的形状也应以方正为好,以免某位家人的运势受损。
四合院中间是庭院,院落宽敞,庭院中莳花置石,一般种植海棠树,列石榴盆景,以大缸饲养金鱼。白天,院中花草树木,芬芳美丽;夜里花香怡人,晚间家人坐在院中纳凉、休息、聊天、饮茶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
清代有句俗语「天棚、鱼缸、石榴树;老爷、肥狗、胖丫头」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,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。
古建筑中的卧室面积一般都不会太大,也不宜太小。太小不聚气,会影响主人的财运;太大过分空旷的话则不吉利。民居中的四合院如此,帝王的卧室也遵循这一理念,从故宫中的皇帝寝宫也可见一斑。
四合院中的正房(即北房),是家中最重要的房子,一般由家中的长辈或尊者居住。正房是整个院落中採光最好的房子,对长辈或尊者的健康有益。
风水理论讲究「明厅暗房」。客厅是接待客人的地方,也为家庭成员经常共聚之所,光明开朗较为适合;而睡房乃休息的地方,柔和的光线更适宜。
大门体现等级地位
多开在东南方纳祥
门是脸面,旧时建筑只要一看大门,就知道主人的等级地位。门是中国传统理念「礼」的体现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讲的「出身名门」、「书香门弟」、「门当户对」等名词,都是对身分的象征。
例如王府的门开在正中间,走的是龙脉,因为皇族为龙的子孙。百姓四合院的门则通常开在院子的东南角,以取「紫气东来」之意;从八卦角度说,这种门可引进东南风,挡住冬天的西北风,体现「坎宅巽门」的原则。
按照传统的说法,门与门是不能相对的,否则会有煞气进入,称之为「门沖」。如住宅中各房的房门不可正对,大门不能对着道路、不能对着兽头、不能对着不利方 向、不能对着烟囱与屋角,还要设影壁遮蔽或置一面镜子,把邪气反射回去等等。如果大门与房门相对,就是口对口,如此大口吃小口,便会造成父子不睦、兄弟阋 墙、妯娌欠和、姑嫂相忌的结局。所以,四合院中是不会出现门沖的现象。
照壁、影壁都是风水墙,具有避邪的作用。图为北京门头沟斋堂镇爨底下村一家四合院门楼壁上的彩绘。
照壁影壁藏风聚气有避邪作用
四合院的特点之一就是会有各式照壁、影壁。置于门外者称为照壁、门内者称为影壁,都是风水墙,具有避邪的作用。
古人讲究导气,《水龙经》中有「直来直去损人丁」之说,所以气流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,否则不吉。而且,气流直冲,还主不聚财。而照壁、影壁可以阻挡气流, 使沖煞气流放缓,从而协调住宅内外之气;照壁、影壁还可遮蔽视线,保持气畅,这点又与「曲则有情」的风水原理相吻合,而且有助于钱财的积聚。
四合院的雕饰图案多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,如以蝙蝠、寿字组成的「福寿双全」,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「四季平安」,还有「子孙万代」、「岁寒三友」、「玉棠富贵」、「福禄寿喜」等等,展示了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。
门礅,也叫门枕石、石礅、石鼓,也是北京四合院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其作用是支撑正门和中门的门框、门槛和门扇的枕石;另一个作用是它具有很强的装饰性,与门梁上的砖雕、彩绘相映成趣,显示了房屋主人的门第和社会地位,同时也给门面增添了几分庄严、优雅与个性。
四合院的建筑色彩多採用材料本身的颜色,青砖灰瓦、玉阶丹楹、墙体磨砖对缝,工艺考究,虽为泥水之作,犹如工艺佳品。
说起四合院,很多老北京人对于童年趣事仍记忆犹新。清晨,金橙色的朝霞刚刚洒满叶片,吱吱的叫声就唤醒了熟睡的孩子们。一到中午,恬静的院子里,没有了孩 子们的喧闹,知了肆无忌惮「吱吱吱」地叫个不停。傍晚,四合院的大街小巷开始热闹起来,京城轶事、街边见闻都在这里汇聚与品味。
孩子们的乐子也不少,捉蜻蜓、逮蛐蛐儿、黏知了、玩沙包、跳皮筋,孩子们玩儿得兴高采烈、不亦乐乎。
遗憾的是,在当今社会,房地产开发商极力追求短期利益,看重的只是土地的价值,土地上文物的价值却一再被忽略。北京老城区经历了密集拆迁、搬迁和翻新,在 过去的50年里,老北京80%的四合院消失了。以这样的速度消失下去,若干年后,人们恐怕只能在网上浏览老北京四合院了。
但愿四合院的童年不会只是一种回忆。